首页 > 马术学习

初学骑马知识

学习骑马要从一开始就去寻找感觉。首先,要有正确的人马关系。在马术运动中,骑手靠马去征服障碍,二者是伙伴关系,像人与人之间的伴侣关系、朋友关系。但属于最无私的那种,不同于人狗之间的主奴关系。建立人马之间的伙伴关系,只有通过和谐的工作,才能感受得到。人马关系好的,骑手会有更多的感觉;拿马当工具,甚至当畜生的骑手,绝对缺少感觉,马是不愿意给他回报的,也偶见马在比赛时,给这类骑手帮忙。那是马的恩典,既然是恩典,就不能保证下次还有。
马不会说话,因此伙伴关系中人的一方总是主动的:常见有些骑马者,带些胡萝卜、苹果等马爱吃的东西喂它,再扶颈吻频,作为逍遥,这样做很好。但要找到更多的感觉,您必须要下深一层的功夫去关心它的料,关心每日摄入,关心它的草,关心它在训练失汗后铁、铜、镁、锰、锌等怎样补充。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马的骨骼、筋腱、蹄质,任何一处发生了问题,都足以使一匹好马报废。其实马懂得,对它关心到哪个层次,反过来,它是一定回报您的。其次,即使是最有潜质的马,也必须经过细心的调教才能成为一匹好马。而这种调教的过程是在不断升高的,骑手要在这些过程中去寻找并建立感觉。骑手一般借助调教索、调教鞭、地杆等做初级调教,最后上马调教。调教马的方法像八大菜系,天天听到新的,但一些基本概念还是明确的:比如,骑手水平应该高于马匹.他去教马;马的动力定型要一年以上时间,欲速则不达,训练障碍马则需要时间更长。一匹马和调教师建立了联系,是不是别的骑手上去就无法沟通呢?一般说来,大家是按标准动作训练的,也就是都使用“通用语言”,所以不影响沟通。但在高水平上,骑手和新马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默契。职业骑手们有个习惯,除非受到邀请,别人的马是不能骑的,但是碰到水平高的教练,就特别希望把自己的马给他骑上,求的是马可以提高。有人和职业骑手熟悉,要骑他的马,出于礼貌,骑手就给他骑,等他下马,骑手立刻上马,重新慢步、快步、跑步,整个梳理一遍。他的目的就是像录音机消“磁”一样,把刚才朋友那些乱加于马的信号抹掉,把自己的正确信号重新灌进去,恢复感觉,保持状态。

安全常识

马术运动高雅、刺激,但安全至关重要。一个好教练和一匹训练有素的好马是你安全的保证。初学者一定要在教练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掌握骑术,切不可操之过急,自以为是,擅自主张,否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切记:一定要爱护马匹,不要将马匹看作牲口,而要将它视为“无言的朋友和亲密和伙伴”,要时刻理解它的心态,严禁态度粗鲁。轻视自己的座骑就等于轻视、贬低自己和其他骑士!一旦马匹不肯接受操作,错误一定在人的一方。要知道,骑士的品德、修养会在马背上尽现!这些都是真理!!
一、骑乘前:
1.应向管理人员了解马匹的性情特点,每匹马都有自己的特性;
2.应检查马匹是否佩戴好质量保证的口衔铁、缰绳、马鞍,马鞍的肚带必须要系紧;
3.骑乘时必须佩戴头盔(护头)、马靴或恰卜斯(保护腿和防止脚挂马镫)、树脂片眼镜(以防灰尘、飞虫和前方马匹踢起的沙石伤眼),最好穿上专用防护背心;
4.马是有思维的敏感动物,请不要撩逗它,否则它会生气伤人;
5.接近马匹时应向其柔声说话,不能有突然的举动,严禁从后面接近马匹,严禁站在马的后方和侧后方,被马踢中,后果不堪设想;
6.严禁酒后骑马;
7.严禁心、脑血管等方面的患者和伤残人士骑马;
8.上、下马时必须要抓住缰绳,以防马匹突然奔跑使人脚挂蹬出现伤害事故,而且应快上快下,动作利索,且不要踢着马的臀部;
9.一定要用脚掌踩踏马镫(用脚的前三分之一部分踩踏马镫),千万不能用脚心踩踏马镫,以防坠马时脚挂马蹬而出险;
10.上马时脚尖踏蹬,下马时先左脚脚尖踏蹬,然后松开右脚下马,上下马脚尖踏蹬很重要,一旦马受惊或拒乘而跑开,人至多摔一跤,如果全脚套在蹬内,就会拖蹬出险。

二、骑乘时:
1.在骑乘当中,要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不得忽视马是有思维的,马术必须是人马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体育运动;
2.马鞭主要起装饰和威慑作用,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击打马匹,更不得击打马头,必要时可以挥挥马鞭或用马鞭轻击马匹臀部;
3.在骑乘当中,骑士的心态要稳定,其心态深深影响着马匹的情绪,要随时向马匹说话,骑士不能忽视马匹的心态(马有喜、怒、哀、乐、惧、爱和恨),对马匹的心态应有预感,应随时体察马匹的心态,及时予以调整;
4.骑士不得兴奋异常,否则会严重影响马匹的情绪,一旦人马过度兴奋,极易失去理智而发生危险;
5.在马匹紧张不安或受到惊吓时,骑士一定要镇静,不能大喊大叫,而要通过柔和的语言和动作(如轻拍、抚摸马匹的颈部)安慰马匹,骑士的惊慌只会加剧马匹的紧张情绪而出危险;
6.当马匹受惊狂奔时,骑士不要紧张,应通过语言安慰马匹,同时要镇静地控制住马匹;
7.马匹喂饲后半小时内不得快跑,上马后应先慢慢地遛马,直到马匹排出数次粪便后才可一点点地逐渐加大运动量,否则马易生病;
8.停马时也要逐渐减速,使马养成良好的习惯;
9.正确的骑马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这是小走的姿势,快步和快跑时,小腿膝盖和大腿内侧用力夹马,身体前倾,臀部和马鞍似触非触,跟随马的跑动节奏起伏;
10.不要使马匹长时间处于奔驰状态,应劳逸结合,快慢相间(以奔袭1分钟,快步2分钟的节奏交替进行),以防马匹疲劳过度或肌肉拉伤而出险情;
11.严禁在马匹疲劳的情况下继续跑马,否则,马匹要么不听操作,要么发火摔人;
12.马嘴的神经丰富敏感,非紧急情况,拉缰绳时严禁操作粗野,以防伤马或使马匹发火、受惊伤人;
13.严禁将缰绳缠在手腕上,以防坠马后出现危险;
14.每骑乘半小时后,一定要下马将松弛的肚带再次系紧,以防滚鞍,滚鞍是相当危险的;
15.中途下马时,即使是整理马鞍,也不得丢掉缰绳,以防马匹跑走;
16.一旦发现马匹状态异常,应立即下马对马匹进行仔细的检查,必要时牵马返回;
17.马腿受伤时不得骑乘;
18.严禁在奔驰中胡乱“挂档”,影响马匹的情绪,更不能突然转向或“急刹车”(特殊情况下例外),以防马腿交叉别断出险伤人;
19.在骑乘当中,动作要规范正确,以防误导马匹,应随时根据路况选择、调整前进的路线;
20.骑马下坡时不应奔跑,以防马失前蹄;
21.严禁在马上脱换衣服,尤其是鲜艳衣服,马眼容易看错而受惊跑动,使人坠马;
22.严禁在光滑路面(冰雪路面、柏油路、大理石等地面)奔马或急转弯,以防马匹滑倒伤人;
23.路况不好(不平坦、石块多)的情况下,不能奔袭,以防马匹伤脚跌倒出险;
24.在人多处骑乘时,骑士首先不能紧张,一定要注意防止马匹受惊,最好下马牵行,更不能在人多处奔马,以防伤人,临近交通路口时要注意往来行人和车辆;
25.马的胆量较小,视力不好,对路旁的物体(如塑料袋、绳线和它从未见过的物体)十分敏感,极易突然避闪,使骑士坠马;
26.严禁丢掉缰绳信马游缰,将自己的安全交给马匹,而要通过缰绳、马鞍、马镫让马不能忽视骑士的存在而随心所欲;
27.骑士要目视前方,眼睛不能看马头,更不能直视脚下地面,以防失衡坠马;
28.一旦脚下脱蹬,一定要目视前方,镇静地用腿抱住马腹,同时要拉缰停马;
29.在多人同骑时,前后左右的马匹要保持一马身以上的距离,以防马匹相互发生踢咬,更不能将自己的座骑突然冲向其它马匹;
30.在骑乘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两匹以上的马匹不宜并肩同时奔跑,马的竞争意识极强,极易互相比赛,如果骑士不能控制好马匹则易出险;
31.严禁在林区边缘赛马和快跑,一旦马受惊或驾御失控,就会窜入树林,情形很危险;
32.骑乘时要注意马蹄铁是否有所脱落,一旦出现脱落,应立即下马步行返回;
33.如果发现马匹有任何异常表现,那么一定有问题,应立即下马观察;
34.马匹在奔跑时,要逐渐减速停马;
35.骑乘时,严禁让马匹随便吃草或饮水,以防马匹生病或中毒。
最后,希望大家在不骑马的时候,不要在场地中走动,以防出现不必要的危险,也不要向骑手突然挥舞马鞭等物或投掷物品,以防马匹避闪而摔人。

骑马辅助

骑手给马传达指令的目的是无论何时都能以快速、准确的扶助使马立即产生反应,也就是骑手以手、腿和坐姿等正确方式地操纵马匹,使马能感知骑手的意图自愿服从骑手的指挥,毫不犹豫地对各种扶助平静而准确地做出反应,在精神和体能上表现出自然镇定和协调平衡,给人感觉好像是马匹自觉地做出要求的动作,完全服从骑手的驾驭,自信而专注的直线运动,绝对保持马体曲线运动时马体随之屈曲。
   扶助有自然扶助和人工扶助两种形式,前者包括骑手的手、腿、坐姿和声音的扶助,后者包括马鞭和马刺。

一、自然扶助及其运用

1、手的扶助

是通过马的缰绳来实施,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缰,用其余手指握紧与松开来控制,而不是手向后拉缰的动作。骑手的双手通过缰绳要始终与马的口部以一种平衡而均等力量的接触与马保持着联系,而这种接触需要骑手保持平衡,肩关节和肘关节自然放松来实现。

2、内侧手的扶助

内侧手通过握紧与松开手指来控制马的运动方向。

3、外侧手的扶助

外侧手通过握紧与松开手指来控制和调节马的速度与步伐,此外还可控制马的屈挠。在给予手的扶助时,两臂必须始终与马头的运动相协调。控缰动作要轻防止用力过猛,即使用力地收缰,也要轻柔一些一切猛烈的和粗暴的动作都会引起马疼痛的感觉。

4、腿的扶助

腿部是骑手控制马的主要部位。两大腿。髓关节和膝关节要放松。使两膝内侧和小腿均等地附于马的胁侧,脚尖与肚带在同一条线上,保持正确的姿势,除给予扶助时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正确的姿势。

5、内腿的扶助

内侧腿的扶助是通过一个快而轻的向内推压动作来完成,轻轻向内推压会使马体屈挠。

6、外侧腿的扶助

外侧腿配合支持内侧腿的扶助,如两小腿夹紧或推压马的胁部时,可使马前进、加速或跳跃。在让马回转时,配合内侧腿的扶助,外侧腿靠压肚带后面,可使马体屈挠回转。

7、手和腿扶助的协调

骑手所给的扶助旁观者是看不见的,而马完全明白。对马匹所要求的步法是通过骑手的腿和手的相互协调来保持,要求马漫步或快步时,骑手两腿给以推进扶助,两手通过缰控制马头颈的运动,外侧手控制马的速度内侧手保持运动方向。如果向左跑先推动马前进然后用左缰给个轻微的扶助,并向后移右腿给一个漫跑的扶助,若向右跑用右细和左腿给以扶助。要求马减速时骑手外侧手的手指快速握紧同时内侧手的手指用同样的方法保持万向。

8、坐姿的影响

初学者学习如何自然平稳地乘坐,如何把自己的动作和马的运动相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坐姿的扶助就是利用骑手重心的转移及其产生的压迫作用保持人马平衡使手和腿的扶助作用更加显著坐姿应当始终与马的运动相协调在运动时随着速度的加决上身应当随着向前倾运动速度越快上身倾斜越明显。在回转运动时上身应随马体向内侧倾斜.在马体收缩、速度减慢时,骑手上身稍向后倾,使重心移于坐骨上,但是,不论骑手坐姿如何改变都必须保持人马平衡。

9、声音扶助

在训练初期,可用声音配合其他扶助,通过说话声使马明白你的意图,如说“漫步”“快步”“跑步”“立定”等。声音也可用于表扬或安慰马,如说一声“好马”。用手轻拍或抚摸马的颈侧部对表现好的马是一个非常好的奖赏方法。

二、人工扶助及其运用

1、马鞭

马鞭用于替代骑手腿的扶助,也用于惩罚马,但绝不能因生气而用马鞭打马。当马对腿的扶助没有反应时,应重复一遍腿的扶助,同时用马鞭在骑手该腿的后面给予扶助。在马术中,马鞭通常拿于内侧手,因为马经常不能很好地服从内侧腿的扶助,因此,在改变方向时,要把马鞭交于内侧手。当马响应马鞭向前运动时,你要允许其运动,这样马就会领会到你用鞭的目的。

下面是常用的 2 种马鞭:

(1)标准马鞭

长约 74 厘米,适合于平时或越障时使用,手握于圆头一端。当使用马鞭时,持鞭的手必须松开细绳。要把马鞭从一手交给另一手时,先把疆和马鞭都交于一手用另一空手握住鞭的圆头一端,将马鞭抽出。

(2)长鞭

长约91厘米,主要用于调教马匹,不能用于越障。

2、马刺

是有经验的骑手用于加强腿的扶助。当需要时不要对马刺加力量,骑手的脚后跟稍向内转动,用马刺柄的内侧轻轻触压马的胁侧即可,马刺柄通常稍弯曲安装时弯曲向下较长的一侧在马靴外侧。马刺带要足够长使马刺安装在马靴的接缝处(马靴后跟的坚硬部)并与马靴同色。马刺带的带扣尽可能位于马刺的外侧口。